2022年,工会在上级工会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行政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教职工的积极配合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主题主线,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工”坚克难,“会”聚力量,履职尽责,增强教职工福祉,凝聚教职工智慧,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工会获得教育部关工委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学校获得“全省老干部调研、宣传、信访工作优秀单位”称号。
一、党建工作方面
工会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落地见效。
(一)严格机关党建工作
一是严格落实党内生活制度,党支部书记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和“一岗双责”制度。二是按时开展党日活动,主要学习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党员理论等工作,有力的促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紧密联系。三是支部严格落实党课制度,支部书记带头学带头讲党课3次。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等相关法规,提高大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增强拒变防腐能力。
(三)抓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
工会党支部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十九届七中全会精神作为长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重要作用,不断筑牢意识形态领域思想防线,确保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二、发展工作方面
(一)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凝心聚力
一是切实发挥工会教育职能。通过开展“喜迎二十大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教职工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丰富内涵,强化对红色基因的认同。
二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劳模宣讲报告会、申报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线上参会“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工作大会”等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名师、名家等优秀人才在学校建设新征程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打牢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
三是强化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组织教职工参加新修订《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知识测试活动,号召教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四是把握新时代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开展了宿州学院教职工队伍状况调研和教代会论文征集工作,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有创新性、前瞻性、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增强了工会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实施“凝智”工程,深化民主管理
完善制度体系,重视提案办理,保障代表积极建言献策。提案工作委员会根据有关规定,规范代表提案的审查、交办、落实程序,改进办理流程,开展中期集中督办、检查,确保提案件件有答复。收到代表提案19件,合并后立案8件,按规定程序移交相关单位办理,立案人对答复的满意度为100%。
推进基层民主,全面落实二级教代会制度。全校15个分工会按照要求召开教职工大会,使学校教代会制度得到进一步延伸,为教职工搭建了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平台。
(三)做好维权服务,暖民心促发展
始终坚持以教职工为本,竭诚为教职工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用心用情当好教职工“娘家人”。
一是做好教职工福利工作,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全年完成36万的工会会员生日蛋糕券和210万的教职工节日福利券的采购发放工作,全面落实了教职工各项福利待遇。并依据省总工会印发《关于转作风暖民心促发展保稳定二十条措施》,为教职工额外争取到每人300元教职工福利,用于购买脱贫地区产品。
二是为教职工送温暖、办实事,近一年看望慰问劳模、特困、生病住院教职工和去世教职工亲属,祝贺结婚、生育教职工共计146人次,发放慰问金13万余元;为教职工解决子女就近入学问题;为工会会员办理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在职职工医疗互助险和互助意外保险,并协助完成相关报销工作。
三是精心做好体检工作,今年继续提高体检费用标准,优化并增强了体检项目。共有1200多名教职工完成了体检,支付体检费用120多万元。
(四)丰富文体活动,提高幸福指数
为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激励宿院同仁秉承初心、锐意进取,工会组织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职工活动。
一是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省教科文卫体、皖北片高校工会、省教育厅关工委、宿州市妇联举办的征文、视频征集、优秀课程征集、技术创新竞赛、先进评选等活动,共计26项。
二是贴近教职工需求,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女工部通过开展“巾帼耕耘展芳华 聚力奋斗新征程”宿州学院女教职工主题团建活动和“三八•活力夕阳红”退休女教职工环汴河路校区健身走(第三届)等活动,组织女教职工共庆第112个三八国际妇女节。遴选我校9名博士组成科技助农服务团,参与宿州市科技创新巾帼行动。开展了“青春献礼二十大携手共启新征程”宿州学院青年教师户外拓展联谊活动,为单身青年搭建交友平台。
三是各二级分工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健康生活 采摘踏青”、“师道永续,喜迎中秋”教职工投壶比赛、“双奥精神引卓越,奋发喜迎二十大”庆祝五四青年节冰壶、气排球比赛、花艺活动等趣味体育比赛和各类休闲活动,共计66场次。
在全校工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提高了工会活动的覆盖面、参与度,在满足教职工多元化需求的道路上取得明显进步。这些活动为教职工缓解工作压力、增强身心健康、增加归属感、提高职业技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五)弘扬敬老美德,关心下一代成长
一是按照国家有关老干部的政策及规定,加强老干部服务管理。组织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视和维护老同志的切身利益,于法定节假日、重阳节发放慰问品,为退休省级劳模和离休人员遗属申请劳模津贴和生活补助,于“七一”、“春节”前夕看望慰问老教师、老党员;关心老同志身体健康,定期为老干部体检、义诊;配合社区做好离退休教师疫情防控工作;完善教工之家场所及条件,定期召开老干部座谈会,充分征求老同志对学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有效发挥离退休老同志经验优势、智慧优势。
二是鼓励老同志发挥余热,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组织各分工会参加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和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分别组织青年大学生与本校“五老”郭良民、孟方、彭振生进行深入交流,挖掘、整理他们在党的百年历程中的感人事迹和人生体验,以及他们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托和建议,共收集到学生征文25篇,录制了微视频《中国梦,向前行!》和《砥砺奋进百年路,无悔奉献孺子牛》。校关工委向学院定点帮扶村贫困学生捐助学习用品60套。
(六)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
一是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校领导多次深入两个定点帮扶村调研走访,分析、指导脱贫工作,全年投入帮扶资金40万元,帮扶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学校连续多年荣获全省省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好”等次。
二是扎实推进“面向采购”和消费帮扶工作。按照上级消费帮扶工作部署和要求,成立了学校消费帮扶领导小组,学校后勤与基建管理处协调校内经营实体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排名省属高校前列。工会组织师生员工消费帮扶200多万元。
三是进一步深化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促进企业需求与科技成果、科技专家精准对接。我校联合宿州市妇联举办宿州学院女博士科技助农服务团与女致富带头人对接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巾帼致富带头人依靠科技发展产业,实现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七)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工会活力
加强学习培训,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新修订的《工会法》,努力提高工会干部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工作水平;规范制度建设,严格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会会计制度》《工会预算管理办法》《安徽省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实施办法》,以科学合理使用为重点,科学编制年度经费预算,管好、用好工会经费。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对新形势下工会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探索不够;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自身素质、能力水平、有效服务和维护教职工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文体活动的形式和效果与教职工精神文化多样化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